功率放大器應用領域分享:關于3D打印技術的最新國內外研究進展
3D打印,或稱增材制造,是一種通過將材料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來制造三維物體的過程。自20世紀80年代初誕生以來,這種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生產和制造方式。今天Aigtek安泰電子也將為大家分享一些近年來在微納3D打印領域的最新發展及研究成果,希望能對大家日后的研究有所幫助。
1、劍橋大學黃艷燕團隊聯合發明3D打印微納米纖維傳感器
2020年11月,來自云南的留學生王文宇和課題組相關成員提出一種打印導電性極好的超細纖維的首創新方法,是一種微納米導電纖維的3D打印技術。論文于9月30日以《面向平面和3D光電和傳感器件的纖維打印》為題發表在ScienceAdvances上。該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展示了一種通過同心噴頭、來快速精確且靈活地打印懸空微納米纖維的新方法。

懸浮纖維結構的IFP制備
2、中北大學:PμSL微納級3D打印助力MEMS仿生矢量水聽器的制備
2021年1月,中北大學王任鑫副教授、張文棟教授課題組受水母聽石結構對超低頻聲信號響應靈敏的啟發,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壓阻式仿生矢量水聽器(OVH),其核心敏感結構為頂端集成空心球體的仿生纖毛(密閉中空球外徑1mm,內徑530μm,直桿粗350μm,高3.5mm),基于摩方精密PμSL3D打印技術(nanoArchP130,光學精度2μm)制備而成。

圖工作示意圖
3、青島理工大學開發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微納3D打印新技術
南極熊獲悉,2021年4月,青島理工大學蘭紅波教授與朱曉陽副教授創造性地將電場驅動噴射微3D打印技術應用于透明導電薄膜制造,復合大面積熱壓印技術,提出一種高性能嵌入式銀網格柔性透明導電薄膜“無模無鍍成型新技術”,實現了高綜合性能嵌入式銀網格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低成本高效綠色制造。相關成果于2021年4月7日在線發表于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Materials》,論文入選Frontispiece封面文章,并且得到期刊視頻摘要亮點報道。

圖基于電場驅動噴射微納3D打印的嵌入式銀網格柔性透明導電薄膜制造原理及其部分研究結果
4、中科院理化所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技術制備納米結構
2022年3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鄭美玲研究員團隊聯合暨南大學段宣明教授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提出了利用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技術,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實現納米結構的制備。采用波長為780nm的飛秒激光作為光源,所獲得的最小特征尺寸僅為激發光源波長三十分之一(λ/30)的26nm,首次實現了3D無機納米結構與器件的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

圖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無機納米結構的示意圖。(a)基于多光子吸收效應的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技術制備HSQ納米結構的示意圖。(b)利用飛秒激光微納3D打印技術通過單次掃描和交叉掃描方式獲得33nm和26nmHSQ微結構。
5、英國伯明翰大學使用雙光子3D打印制造微針
2022年6月,來自伯明翰大學和南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使用微型3D打印技術來制造微針。他們研究了雙光子3D打印制造微針過程中的最佳實驗參數,專門用于開發具有復雜特征(如側通道)的聚合物微針。

用雙光子直接激光寫入工藝制造微針的過程示意圖
針對微納3D打印過程中所需要的高電壓要求,ATA-7000系列高壓放大器為其提供了合適的解決方案,作為一款可以穩定放大電壓的電子測試儀器設備,可放大交、直流信號,單端輸出20kVp-p(±10kVp)高壓,可以驅動高壓型負載。電壓增益數控可調,一鍵保存常用設置,為您提供了方便簡潔的操作選擇。在微納3D打印系統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帶寬:(-3dB)DC~5kHz
電壓:10kVp-p(±5kVp)
電流:20mAp
功率:100Wp
壓擺率:≥111V/μs
安泰電子是專業從事功率放大器、高壓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模塊、功率信號源、射頻功率放大器、前置微小信號放大器、高精度電壓源、高精度電流源等電子測量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為用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測試方案。Aigtek已經成為在業界擁有廣泛產品線,且具有相當規模的儀器設備供應商,樣機都支持免費試用。如想了解更多功率放大器等產品,請持續關注安泰電子官網sillink.com.cn或撥打029-88865020
原文鏈接:http://sillink.com.cn/news/3056.html